跳至主要內容

高考作文题,在考些什么?

Genhiy...大约 3 分钟

 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,新课标一卷是人工智能AIGC,上海卷是认可度,北京卷是“历久弥新”和“打开”,不得不说,高考作文越来越难了,尤其是对于“小镇做题家”们。

  寒门再难出贵子

  教育,初中之前是义务教育,高中是应试教育,大学是精英教育。精英家庭的孩子往往可以在大学中表现的更加优异,究其原因就是,这些孩子拥有更高的视野,他们自小就见过那些寒门学子见不到的东西。而近些年的高考作文,与其说在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,不如说在考学生的视野。

  精英家庭的父母可能更明白AI的力量和热度,从而让孩子更早的接触GPT之类东西,但是乡村的孩子呢?他们的父母、老师可能都不知道GPT是什么,他们从哪里才能接触得到这种需要VPN的东西呢?

  回想我高中时候,可能在我高考的时候,我都不知道什么叫“认可度”,认可度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学、哲学概念,虽然我理解,高考希望通过这些,让我们不要死学习,希望我们涉猎广泛一些。但是涉猎广泛终究是需要成本的,每一个兴趣都是需要金钱的堆砌的。

  但是这或许也是个无奈的事情,社会更需要视野更高、涉猎更广、思维更开阔的孩子,上一届的“冠军”们会更明白如何培养孩子。教育公平本就是个很困难的事情,“别人三代人的努力,你现在和人家说,这不公平?”

  高考已然如此,大学更是如此,很多学生通过极其内卷的高考后,会像把能量用光了,摆烂的度过大一大二。即便仍有能量,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都会显得无所适从,因为这里的环境、人际关系、社会活动,好像和自己高中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。他们会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,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程上而不是校园活动、兴趣爱好上。

  而且众所周知,选择大于努力,寒门学子的父母们很难在其大学阶段,给与方向上的指引,他们只能凭介其自身那微弱的视野,来选择未来的方向,迷茫和焦虑往往伴随其整个大学生活。

  写了那么多,有点乱,只能说,公平二字本就很难定义,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 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笑对生活。